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期刊订阅  |   检索库收录情况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mail Alert  |   English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格式要求
稿件处理过程和时间
稿件修改须知
稿件审稿进程解释
稿件查询须知
稿件录用须知
费用情况
论文模板
论文授权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 35卷 1期
刊出日期:2019-01-20

论著
实验研究
综述
疾病防治
学术资料
   
论著
1 胡永亮, 孙卫国, 张灵霞, 梁晓博
结核分枝杆菌Rv3425-Rv1168c蛋白融合表达与血清学评价
目的 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评价重组蛋白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通过重叠PCR扩增得到Rv3425-Rv1168c全核酸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4b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通过ELISA检测100份确诊结核病人、20例非结核呼吸疾病患者、100份健康人血清,评价融合蛋白进行临床血清学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内获得高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经ELISA方法测定,在血清学实验中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95%。结论 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2019 Vol. 35 (1): 1-4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1447KB] ( 1368 )
5 姚学萍, 张博, 王寒, 邬旭龙, 周丽军, 曹随忠, 王印, 杨泽晓, 德西措姆
四川部分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MLST分型及遗传进化分析
目的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分离到的48株禽源空肠弯曲菌间的分子特征,以对来源不同的空肠弯曲菌进行分子分型及遗传进化分析。方法 本研究参照MLST数据库,选取了空肠弯曲菌MLST分型7个管家基因aspA, glnA, glyA, gltA, tkt, pgmuncA作为目的基因分别扩增及测序,并将所得序列经比对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48株分离株中共含24种不同的序列型分属于9种不同的克隆系及11种独特型,其中22株分离株含有新序列型,占分离株的45.83%(22/48);9种不同的克隆系中以CC-21、CC-353、CC-464克隆系所含菌株相对较多,而克隆系CC-45、CC-48最少,均为1株分离株;11种独特型共存于21株分离株中,其中以ST-8675序列型最多,为8株。遗传进化树显示,属同一克隆系的不同型别间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如同属于CC-21克隆系的ST-298与ST-760型别分离株处于同一小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但不同克隆系的分离株间遗传进化关系较远,鹌鹑源分离株(V13-20)单独处于一大分支与其余禽源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最远。总体而言,不同地区、宿主来源的分离株呈现遗传多样性。结论 本研究中分离株间具有基因多样性,MLST分型为了解该地区空肠弯曲菌的遗传特性和分布特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9 Vol. 35 (1): 5-6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1255KB] ( 973 )
11 刘晶英, 梁月琴, 郭永强, 崔丽娟, 薛欢, 张鼎
鸡绦虫寄生菌种的PCR鉴定及其进化关系分析
目的 探明寄生于鸡棘沟赖利绦虫体内的细菌和真菌种类。方法 实验分别设计针对细菌和真菌的16s rDNA、18s rDNA通用引物,提取鸡棘沟赖利绦虫基因组DNA,扩增目的基因并进行测序。使用MEGA5.1软件对测序基因序列进行Neighbor-Joining法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其进化关系。结果 寄生于鸡棘沟赖利绦虫的细菌隶属于无色杆菌属,相似性为99%;真菌在已鉴定的种类中隶属于马拉色氏霉菌属,与限制性马拉色菌进化关系最接近,相似性高达99%。结论 实验首次应用PCR手段鉴定了寄生于鸡棘沟赖利绦虫体内细菌和真菌的种类,为鸡绦虫病继发性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019 Vol. 35 (1): 11-14 [摘要] ( 98 ) [HTML 1KB] [PDF 4840KB] ( 1100 )
15 赵明惠, 刘开明, 王宁, 冉鑫
114例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了解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以及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所占的比例,为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14株,利用间隔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对所收集的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分析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及主要流行型。结果 114例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成2个大的基因家族,即北京家族(Beiji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分别占66.7%(76/114)和33.3%(38/114),共30种基因型。其中,非北京家族包括T家族共18株,H家族共5株,EAI5基因家族1株,CAS1_DEHLI基因家族1株及12种在数据库中没有对应基因家族或没有匹配的结果的新基因型13株。结论 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呈明显的多态性,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仍为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流行菌株。
2019 Vol. 35 (1): 15-20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1505KB] ( 1014 )
21 李智伟, 张峰波, 卢佩佩, 贾斌, 周延, 刘小双, 岳晓媚, 丁剑冰
羊种布鲁氏菌OMP16蛋白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羊布鲁氏菌OMP16蛋白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B细胞和T细胞优势表位。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羊布鲁氏菌的OMP1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分析OMP16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DNAstar和SOMPA分析OMP16蛋白二级结构;利用Phyre2和Rasmol构建并分析OMP16蛋白三级结构;利用IEDB、DNAStar、ABCpred和BepiPred预测OMP16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SYFPEITHI和IEDB预测OMP16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OMP16蛋白有426个氨基酸序列,理论等电点为9.72,原子组成为C2026H3209 N499O536S17,为稳定性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显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是40.61%,19.01%,8.45%和31.92%。预测出4个B细胞优势表位,分别是93-102,183-187,273-289,294-301;5个CTL细胞优势表位,分别是69-77,175-183,267-275,373-381,408-416;5个Th细胞优势表位,分别是4-20,32-46,63-77,316-330,352-366。结论 羊布鲁氏菌OMP16蛋白结构中有4个B细胞优势表位,5个CTL细胞优势表位和5个Th细胞优势表位,为进一步为布鲁氏菌诊断和疫苗研究的奠定基础。
2019 Vol. 35 (1): 21-27 [摘要] ( 100 ) [HTML 1KB] [PDF 4806KB] ( 1111 )
实验研究
28 张拥军, 吴生根, 王金章, 游丽斌, 阚乃鹏, 翁育伟
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病例的病原学特征
目的 分析2015年福建省本地登革热病例部分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组序列,调查相关病毒株之间的遗传联系,为福建省登革热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实时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者分离病毒,扩增病毒基因组并测序,以病毒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2015年福建省先后出现登革1型(DENV1)和登革2型病毒(DENV2)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共发生4起聚集性病例,报告41例。分离到DENV1毒株9株,DENV2毒株8株。种系发生分析显示,9株DENV1高度相似,同属于基因1型(G1),提示其共同的输入来源可能为斯里兰卡;而8株DENV2病毒虽然同属于大都市基因型,却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簇,表明莆田与福州两地疫情相关毒株的遗传关联度较低,可能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结论 2015年共出现4起聚集性本地登革热疫情,部分患者病毒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表明,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存在多个输入来源。
2019 Vol. 35 (1): 28-33 [摘要] ( 119 ) [HTML 1KB] [PDF 1887KB] ( 1075 )
34 王丽, 夏云婷, 田向红, 何祖安, 钟格梅, 张荣
南方部分农村地区人群蓝氏贾第鞭毛虫疾病负担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人群蓝氏贾第鞭毛虫疾病负担。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我国湖北和广西某市各抽取约2000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收集乡镇和县市级医院2014年10-12月门诊腹泻患者。利用碘液染色法检测粪便中贾第虫包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就诊情况和疾病的社会经济影响等信息。结果 一般人群和腹泻患者贾第虫感染率分别为1.72%(69/4015)和5.17%(20/387);按照地区、年龄、性别分组后的不同人群贾第虫感染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贾第虫在湖北和广西地区DALYs分别为0.04029/千人和0.02783/千人。门诊腹泻患者中贾第虫感染者每次人均经济负担为140.81元,主要为直接经济负担。结论 反映流行病学负担的贾第虫感染率和DALYs总体较低,但贾第虫病疾病经济负担较高,疾病防控应该在重点人群,预防为主,降低疾病负担。
2019 Vol. 35 (1): 34-38 [摘要] ( 110 ) [HTML 1KB] [PDF 1068KB] ( 1077 )
39 牛金霞, 崔振玲, 逄文慧, 朱长太, 范琳
结核分枝杆菌环丝氨酸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的环丝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基因水平进行环丝氨酸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环丝氨酸的快速耐药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在96孔板中对140株MDR-TB和37株敏感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进行环丝氨酸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环丝氨酸耐药及敏感的菌株,再对AldAlrddlA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及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结果 MDR-TB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仅为4.28%,初步将MIC≥32 μg/mL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判定为对环丝氨酸耐药;AldAlrddlA基因位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环丝氨酸耐药无明显相关性,环丝氨酸耐药菌株在Alr基因位点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 目前临床的MDR-TB患者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较低,使用环丝氨酸治疗MDR-T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尚未发现明确的环丝氨酸耐药突变位点,但Alr基因的过表达与MTB环丝氨酸耐药高度相关,可能是其耐药的新机制。
2019 Vol. 35 (1): 39-44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1733KB] ( 1095 )
45 杨守深, 曾雪花, 林敏, 王佳慧, 曾晓菲, 邱敏华, 许慧婷, 谢隐华, 杨小燕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性分析
目的 对福建地区分离的猪源大场杆菌进行耐药性测定以及对ESBLs流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科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373株菌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方法检测ESBLs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分析CTX-M阳性菌的种系发育关系。结果 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萘啶酸、氟苯尼考及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8%、82.8%、73.7%和70.0%;对恩诺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噻呋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依次为54.4%、53.1%、52.0%、46.6%、44.0%、41.0%、35.9%和30.8%。在373株大肠杆菌中,共有122株菌携带有ESBLs耐药基因,检出率为32.7%,其中CTX-M、TEM及OXA的检出率分别是18.0%(67)、12.1%(45)和7.5%(28),其中CTX-M的阳性菌中以CTX-M-14最为流行,其次是CTX-M-65和CTX-M-55;其种系发育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群。结论 福建地区猪大肠杆菌对抗菌药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ESBLs在猪源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CTX-M是其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并且多数菌以共生型大肠杆菌为主。
2019 Vol. 35 (1): 45-50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1081KB] ( 995 )
51 郑宝, 杨益超, 卢作超, 何勉, 刘晓泉, 刘登宇, 李艳文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室内微生态建立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的室内微小生态环境。方法 麦穗鱼饲养池120 cm×60 cm×50 cm,隔成3个区间,纹沼螺饲养盆66 cm×40 cm×18 cm,底部铺塘泥,种植水韭草,24 h充氧和抽水循环,12 h光照,每2周换水1/2;将华支睾吸虫虫卵和纹沼螺一起放入平皿内感染8 h,螺与虫卵比例约1:50,每周重复1次,连续3次;将收集的尾蚴与麦穗鱼一起放入大烧杯进行尾蚴感染,加水1 000 mL,充氧过夜。结果 纹沼螺和麦穗鱼均能在饲养池内正常生长与繁殖;纹沼螺感染率约4.9%,麦穗鱼形成的囊蚴数与用于感染的尾蚴数之比约30.65%。结论 室内微型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生态环境构建成功。
2019 Vol. 35 (1): 51-53 [摘要] ( 106 ) [HTML 1KB] [PDF 1681KB] ( 1041 )
54 马燕, 杨靖亚, 李诗怡, 喻文娟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活性的研究
目的 海洋细菌毒素抗肿瘤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癌症治疗的新思路。本文旨在研究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DEAE-纤维素、DEAE-Sephadex A-50、葡聚糖G-75层析的方法,从海洋细菌-副溶血弧菌ATCC33846的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通过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凋亡试验、caspase-3活性试验比较TDH作用于不同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研究了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作用。结果 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人肝成纤维细胞LO2 、人肺腺癌细胞SPC-A-1在TDH处理24 h之后,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51 μg /mL、 118 μg /mL和6.7 μg /mL,正常细胞的IC50高出肺腺癌细胞近20倍。在低于5 μg /mL浓度下,TDH能剂量依赖性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和荧光试剂检测表明:5 μg/mL的 TDH能诱导33%的SPC-A-1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并激活caspase-3。结论 TDH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2019 Vol. 35 (1): 54-58 [摘要] ( 100 ) [HTML 1KB] [PDF 1695KB] ( 1003 )
综述
59 朱国强, 闫鸿斌, 李立, 贾万忠
棘球蚴(包虫)病疫苗研究进展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包括人)体内而引起的一类古老疾病,其中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棘球蚴病的有效防治需要抗棘球蚴药物和疫苗以及其他措施的综合实施。虽然一些抗棘球蚴药物作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已被应用,但化学药物存在耐药性、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疫苗因具有安全、无残留、动物无休药期、符合“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等优点,如今得到愈来愈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本文对棘球蚴病不同类型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对棘球蚴病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展望。
2019 Vol. 35 (1): 59-65 [摘要] ( 126 ) [HTML 1KB] [PDF 1125KB] ( 1288 )
66 路殿英, 赵鸿雁, 朴东日, 田国忠, 姜海
布鲁氏菌鞭毛研究进展
近几年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布鲁氏菌能够形成一种护鞘鞭毛结构,这种鞭毛可能在布鲁氏菌于宿主内的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布鲁氏菌鞭毛结构功能信息及其可能致病机理,探索其应用价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布鲁氏菌鞭毛镜下观察、基因表达调控、免疫原性及毒力、免疫逃避、群体感应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做综合阐述。
2019 Vol. 35 (1): 66-69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1482KB] ( 1146 )
70 蒋梦颖, 张云智
沙粒病毒及所致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沙粒病毒(Arenaviruses)属于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现分为爬行动物沙粒病毒属(Reptarenavirus,RARV)、哈特曼病毒属(Hartmanivirus,HARV) 和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Mammarenavirus,MARV) 3个属,分别以爬行动物和啮齿动物为宿主。沙粒病毒,特别是MARV可引起人类病毒性出血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美州,近几年来,亚洲也有病例报道,特别是我国鼠类中也证实存在一类新型沙粒病毒的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沙粒病毒的结构、分类、疫苗、治疗及所致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9 Vol. 35 (1): 70-75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1519KB] ( 1188 )
76 王世雄, 聂浩
纤维胶凝蛋白(ficolin)与感染性疾病
纤维胶凝蛋白(ficolin)是一种在补体凝集途径中重要的起始物,其本质是含有胶原样结构域和纤维蛋白样结构域的蛋白质,它是天然免疫中的一种模式识别分子,可结合微生物表面的某些糖类,激活补体途径,调理吞噬作用,从而在抵抗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ficolin类型、功能及识别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ficolin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以期为ficolin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019 Vol. 35 (1): 76-80 [摘要] ( 103 ) [HTML 1KB] [PDF 1088KB] ( 1124 )
疾病防治
81 孟艳, 张昕, 王丹凤, 汤紫荣, 窦相峰, 张建军, 杨霄星, 杨军勇, 杨洋, 武庆锐, 武晶, 李若曦, 冯宝玉, 刘璐, 聂为民
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蜱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了解患者活动史、发病就诊过程, 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提示北京市郊可能存在莱姆病和斑点热重叠自然疫源地。结论 本起疫情是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建议在相关地区开展人群和病媒生物监测,明确莱姆病和斑点热疫区范围,警惕人群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2019 Vol. 35 (1): 81-84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1108KB] ( 1074 )
85 王娜, 朱广艺, 艾克拜尔·热合曼, 崔鑫, 胡建军, 张莹钰, 张婉琪
基于PCR检测和基因测序分析的鹿源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亚型分型
目的 快捷、准确地鉴定马鹿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和亚型,为马鹿副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疑似感染副结核病马鹿的病料样品中提取其DNA,参照副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900鉴定引物、亚型分型引物,PCR扩增、测序及GenBank中BLAST比对。结果 所测2份病例与副结核分枝杆菌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9%以上,属于副结核分枝杆菌,采用亚型分型鉴定,属于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结论 结合发病马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抗酸性染色,证实该马鹿感染牛型副结核病。
2019 Vol. 35 (1): 85-90 [摘要] ( 103 ) [HTML 1KB] [PDF 3746KB] ( 902 )
91 兰德松, 魏澍, 侯振中
2012-2017年辽宁省猪流感血清学调查分析
目的 摸清近年来辽宁省规模猪场猪流感流行状况。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从辽宁省规模化猪场中采集猪血清样品共计2 161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了欧亚类禽型H1N1(EA H1N1)、2009甲型H1N1(pdm/09 H1N1)、H3N2 SIV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12-2017年期间,EA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00%、49.62%、42.50%、3.64%、1.46%、13.89%;pdm/09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9%、12.69%、18.00%、64.24%、39.79%、35.56%;H3N2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7%、1.54%、0、0、0、0;H7N9亚型抗体未检测到;2012-2014年期间辽宁省猪群中EA H1N1 SIV 为优势亚型,2015-2016年期间EA H1N1 SIV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最低至1.46%,2017年EA H1N1 SIV抗体阳性率又显著上升至13.89%;而2012-2015年期间辽宁省猪群中pdm/09 H1N1 SIV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2015年达到最高值至64.55%,2015-2017年期间辽宁省猪群中SIV pdm/09 H1N1为优势亚型;SIV感染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辽东、辽南和辽北地区阳性率较辽西和辽中地区高。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2012-2017年间辽宁省猪群中EA H1N1和pdm/09 H1N1亚型SIV感染较为普遍,H3N2亚型流感抗体阳性率较低,未检测到H7N9流感病毒抗体。
2019 Vol. 35 (1): 91-95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1060KB] ( 1094 )
学术资料
96 吴冰珊 译, 黄丰 校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8年第11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2019 Vol. 35 (1): 96-97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304KB] ( 859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学报》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2018-2019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2018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六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第二轮)征文通知
第一届全国支原体培训班(New!!!)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微信公众号原创素材征稿启事
编辑部春节放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2
英文投稿的处理
喜讯: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1)
最新编辑部公告
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
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学术质量提升项目
补寄作者稿酬的通知
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
2013年度学报入选F5000证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本刊2014年度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延续项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荣获“2013年期刊优秀栏目”金奖
 
 
相关机构
管理机构
数据库
医药网站
医药核心期刊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opyright © 2010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崇安路386号 电话: 0591-87552018  Email:rsghb@vip.sina.com
闽ICP备10206521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