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期刊订阅  |   检索库收录情况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mail Alert  |   English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格式要求
稿件处理过程和时间
稿件修改须知
稿件审稿进程解释
稿件查询须知
稿件录用须知
费用情况
论文模板
论文授权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年 36卷 8期
刊出日期:2020-08-20

论著
监测分析
实验研究
综述
疾病防治
学术资料
   
论著
605 程鹏博, 陆灏, 曹超越, 蒋南, 张丽丽, 赵月峨, 鹿建春, 周冬生, 胡凌飞, 杨文慧
鼠疫耶尔森菌caf1基因缺失株体外生物学特性和对小鼠致病性分析
目的 探索caf1基因缺失对鼠疫耶尔森菌体外生物学特性与对小鼠致病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CRISPR/Cas12a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鼠疫耶尔森菌caf1基因缺失株,并通过PCR技术对caf1基因缺失验证。比较鼠疫耶尔森菌caf1基因缺失株和野生株201在生长速率、液体培养状态、聚集情况等体外生物学特性和对小鼠致病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CR扩增结果证实,caf1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体外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与野生株相比,caf1基因缺失株的形态学和生长速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自凝聚率升高。肺递送途径LD50分析表明,caf1的缺失导致鼠疫耶尔森菌气溶胶感染小鼠半数致死剂量显著降低。结论 不同途径感染结果表明,caf1基因缺失株相较于野生株,在肺递送、滴鼻、皮下、尾静脉注射4种途径下对BALB/c小鼠的毒力均降低。caf1基因的缺失导致鼠疫耶尔森菌自凝聚率升高,对BALB/c小鼠致病性下降。
2020 Vol. 36 (8): 605-610 [摘要] ( 279 ) [HTML 1KB] [PDF 2073KB] ( 1621 )
611 邵萌, 吴芳, 张杰, 董江涛, 吴江东, 柳小玲, 章乐, 赵海军, 张万江
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B/R菌株)对T细胞免疫记忆的建立及保护效应的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B/R菌株)对T细胞免疫记忆的建立及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皮下接种PBS、BCG、H37Ra和B/R菌株,各组小鼠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央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CM)及效应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EM)的数量;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中的菌落数(CFU),以及根据肺脏病理损伤程度评价B/R菌株的保护效果。结果 免疫小鼠8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产生了高于BCG组的IL-2(q=4.709,P<0.05)和IFN-γ(q=5.477,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2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6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高于BCG组(q=4.243,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B/R菌株组小鼠血清IL-2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8、12、16周,与PBS组相比较,除12周时B/R菌株组的CD8+TCM水平有所降低外,B/R菌株组均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CD4+TCM(F=5.178,P<0.05)、CD4+TEM(F=72.04,P<0.05)以及CD8+TCM(F=16.86,P<0.05)、CD8+TEM(F=27.93,P<0.05)。随免疫时间延长,即16周时,与BCG组相比较,B/R菌株组可维持更高水平的CD4+ TEM(q=31.55,P<0.05)和CD8+ TEM(q=16.08,P<0.05),TCM无统计学差异。BCG、H37Ra和B/R菌株免疫小鼠后,各组小鼠脏器病理损伤程度及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R菌株免疫小鼠后,可建立较高水平的T细胞免疫记忆,以TEM为主,其免疫记忆水平可维持近4月,并且与BCG免疫保护效果相当。
2020 Vol. 36 (8): 611-617 [摘要] ( 179 ) [HTML 1KB] [PDF 4137KB] ( 1085 )
618 罗文博, 付梦姣, 焦俊, 冯俊霞, 卢志宇, 胡雪媛, 温博海, 赵晓冬, 熊小路, 周冬生, 柯跃华
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的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羊种布鲁氏菌104株为起始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将布鲁氏菌野生株104和突变株104ΔBPE043在相同的起始浓度下培养,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趋势;用野生株和突变株分别感染小鼠,构建小鼠体内感染模型,测定小鼠脾重并计算脾脏细菌载量;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BPE043蛋白的宿主互作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104ΔBPE043在体外培养的生长趋势和野生株基本相同;小鼠感染实验显示,在感染1周后,两组小鼠脾均肿大,但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组小鼠脾重低于野生株104感染组小鼠脾重;在感染后两周,两组小鼠脾肿大现象开始减轻。在细菌载量方面,在感染1周后,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小鼠的脾脏细菌载量低于野生株104感染小鼠;在感染后2周,突变株感染组的脾细菌载量下降趋势更明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BPE043蛋白与鼠源小分子GTP结合蛋白Rab4和Rab1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是布鲁氏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BPE043基因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20 Vol. 36 (8): 618-623 [摘要] ( 187 ) [HTML 1KB] [PDF 2609KB] ( 1053 )
实验研究
624 蒋华英, 甘霖, 毛盼, 宋泽萱, 纪顺师, 王怡倩, 王艳, 徐保红, 高伟利, 陈峥宏, 叶长芸
奶牛粪便分离的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某奶牛场奶牛粪便中李斯特菌的携带情况及其分离株的遗传特征。方法 用ISO 11290方法分离196份奶牛粪便样本中的李斯特菌,对分离的伊氏李斯特菌进行全基因测序,用MEGA6.0构建系统发育树,网站在线比对分析伊氏李斯特菌株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及前噬菌体等。结果 196份奶牛场养殖的奶牛粪便样本中有9份样本为李斯特菌阳性,其中3株为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6株为英诺克李斯特菌,分离率分别为1.53%和3.06%。3株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分离株具有包括LIPI-1和LIPI-2在内的绝大部分致病性李斯特菌毒力相关基因,携带一个不完整的前噬菌体及22个耐药相关基因。结论 养殖场奶牛粪便中携带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对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前噬菌体基因等遗传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其致病性提供了参考。
2020 Vol. 36 (8): 624-630 [摘要] ( 180 ) [HTML 1KB] [PDF 2779KB] ( 1098 )
631 贺子翔, 夏昕, 覃玉芳, 杨浩, 覃迪, 向星宇, 胡俊忠, 湛志飞
湖南省首例猪链球菌14型人源分离株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首例猪链球菌14型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患者的关节液接种到血琼脂平板,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通过镜检、生化和血清凝集试验确认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猪链球菌种特异性基因(16S rRNA)、2型荚膜多糖基因(cps2J)、14型荚膜多糖基因(cps14J)以及相关毒力基因: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rp)、溶血素(sly)、纤粘连蛋白结合蛋白(fbps)、胞外因子(ef)、谷氨酸脱氢酶(gdh)、毒力相关序列orf2基因(orf2)和甘油醛一3一磷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gapdh)。结果 患者的关节液中分离到猪链球菌14型菌株,种特异性基因16S rRNA阳性,荚膜多糖基因cps2J阴性、cps14J阳性,毒力基因mrp阴性,其余slyfbpsefgdhorf2、gapdh均为阳性。结论 湖南省已经出现了猪链球菌14型的流行,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需密切关注其流行趋势。
2020 Vol. 36 (8): 631-635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1806KB] ( 1153 )
636 王路梅, 郭惠, 童晶, 吴畏畏, 刘庭君, 郑东宇
婴幼儿腹泻人群中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及多重耐药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徐州地区婴幼儿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特征,提高对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流行及耐药性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徐州市医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0~3岁)腹泻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鼠伤寒沙门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用双纸片协同法来确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表型,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1 343份腹泻标本中检出178株沙门氏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为72株(5.36%);5年间,沙门菌(χ趋势2=21.23,P<0.01)和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16.02,P<0.01);鼠伤寒血清型在沙门菌中的占比为40.45%,亦呈逐年增高的趋势(χ趋势2=18.47,P<0.01)。90.28%的鼠伤寒沙门菌为多重耐药菌,对临床首选儿科用药—头孢他定(25.0%)和头孢曲松(37.50%)的耐药率均高于20%;产ESBLs表型阳性株对氨苄西林/他唑巴坦(χ2=4.57,P<0.05)、头孢吡肟(χ2=38.66,P<0.01)、氨曲南(χ2=45.53, P<0.01)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表型株。9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出现4簇100%一致PFGE带型。结论 近5年,婴幼儿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存在小范围传播的可能。
2020 Vol. 36 (8): 636-642 [摘要] ( 198 ) [HTML 1KB] [PDF 1782KB] ( 1090 )
643 邱玉锋, 翁顺太, 胡辛兰, 陈建辉, 杨劲松, 黄梦颖, 许学斌
福建省首次自临床血流感染病例检出特勒凯比尔沙门菌
目的 研究福建省首次报道自临床疑似脓毒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特勒凯比尔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纯化菌株的系统生化、飞行质谱和标准化血清识别程序进行表型鉴定和耐药性测试,并对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本次临床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符合特勒凯比尔沙门菌定义,经沙门菌血清型数据库比对为国内首次发现的沙门菌血清型,对所有测试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福建省沙门菌血清型比较复杂,应引起临床和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
2020 Vol. 36 (8): 643-645 [摘要] ( 211 ) [HTML 1KB] [PDF 1001KB] ( 1093 )
监测分析
646 洪颖, 王利, 陈谨, 王蓉, 罗颖, 杨晨, 陈道利, 柳燕
2010-2018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马鞍山地区腹泻监测人群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状况、血清学分布、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等特征。方法 对2010-2018年腹泻患者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从2 998例腹泻患者中检出非伤寒沙门菌腹泻263例(8.8%),其中2例为2种非伤寒沙门菌混合感染;6-7月份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率较高,05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5.9%)(χ2=72.98,P<0.001);265株非伤寒沙门菌分为36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阿贡纳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的PFGE带型分布较集中,有菌株成簇存在的现象;测试菌株总耐药率为95.6%(66/69),多重耐药率为82.6%(57/69);测试菌株对AMP(79.7%)、STR(75.3%)和Sul(66.6%)耐药率较高,对AMI和AZI 完全敏感;发现2株ESBLs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前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而后者对四环素类药物较敏感。结论 马鞍山地区优势血清型为阿贡纳沙门菌,与其他地区不同。阿贡纳沙门菌有成簇存在的情况,提示有既往暴发的可能。总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谨慎用药并加强对病例的耐药监测。
2020 Vol. 36 (8): 646-653 [摘要] ( 197 ) [HTML 1KB] [PDF 2240KB] ( 1233 )
654 刘仰青, 付仁龙, 马红梅, 柳小青
南昌市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抗药性及病原体携带监测研究
目的 掌握南昌地区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规律、登革热病毒携带以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密度监测: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虫分别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I)、勺舀法和路径指数法;白纹伊蚊登革热病毒携带检测采用RT-PCR核酸检测。结果 2018年南昌地区白纹伊蚊成蚊呈单峰活动趋势,活动最高峰为6月份,全年平均帐诱指数为2.76只/(顶·h),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6.18,平均路径指数为4.67处/km,居民区帐诱指数、BI和路径指数远高于工地和公园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对马拉硫磷、氯菊酯、杀螟硫磷和残杀威表现敏感;白纹伊蚊幼虫除对溴氰菊酯表现为敏感外,对DDVP等其他6种杀虫剂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抗性倍数处于9.09~76.19之间。南昌地区野外品系白纹伊蚊未检测到登革热病毒。结论 一旦有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南昌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应停用已产生高度抗药性的氯氰菊酯、残杀威等杀虫剂,重点清除居民区生境内白纹伊蚊孳生地,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登革热发生或流行的风险,可为南昌地区登革热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020 Vol. 36 (8): 654-659 [摘要] ( 193 ) [HTML 1KB] [PDF 2145KB] ( 1025 )
综述
660 吕东月,汪照国,王鑫
耐药基因blaNDM-1mcr-1在肠道细菌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全球相继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blaNDM-1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两种耐药基因均能通过质粒水平转移,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blaNDM-1基因和mcr-1基因的发现、流行、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0 Vol. 36 (8): 660-664 [摘要] ( 182 ) [HTML 1KB] [PDF 1075KB] ( 1192 )
665 杨帆, 李石柱, 秦志强
靶向寄生虫的核酸适配体应用研究进展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经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可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体的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靶标进行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制备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便于修饰、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靶向疟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等寄生虫的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感染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新策略。
2020 Vol. 36 (8): 665-671 [摘要] ( 186 ) [HTML 1KB] [PDF 1118KB] ( 1207 )
672 刘保光, 贺丹丹, 白明, 陈毅恒, 汪保英, 栗俞程, 胡功政, 苗明三, 许二平
恶唑烷酮类药物利奈唑胺耐药基因optrA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细菌耐药性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加重了临床治疗疾病的难度,给人类公共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恶唑烷酮类药物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导致的严重感染,尤其对多重耐药菌、如MRSA等导致的感染有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于2015年首次发现编码恶唑烷酮类药物耐药基因optrA,它在质粒或染色体上都可以存在,但大多位于质粒上。目前,耐药基因optrA在肠球菌、松鼠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中已有报道,这表明该基因具有较强的跨菌传播能力,关于optrA基因的流行与传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这一新耐药基因optr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耐药菌株的检测及阐明耐药的传播机制提供参考。
2020 Vol. 36 (8): 672-677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1099KB] ( 1377 )
疾病防治
678 姚明国,江佳富,高子厚,贾娜,汤丽,何志海,张青,张云,王帆,杜春红
云南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状况,为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15个县市采集部分家畜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测定扩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并对其做同源性比对,以确定无形体种类。结果 共采集1 791头牛、羊、犬、马、驴的血样, PCR扩增阳性503份,其中牛、羊和犬的阳性率分别为41.08%(228/555)、38.10%(240/630)、6.29%(35/556)。测定PCR扩增16S rRNA 基因片段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73株序列(14.51%)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226株序列(44.93%)属绵羊无形体(A.ovis), 137株序列(27.24%)属边缘无形体(A.marginale), 48株序列(9.54%)属血小板无形体(A.platys), 16株序列(3.18%)属牛无形体(A.bovis), 3株序列(0.60%)属山羊无形体(A.capra)。其中牛样本检出6种无形体,以边缘无形体为主;羊样本检出5种无形体,以绵羊无形体为主,未检测到山羊无形体;犬样本仅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15个县市中有12个县市的家畜样本检出无形体基因,盈江县阳性率最高(95.65%),主要是边缘无形体。对人致病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基因分别从牛(30份)、羊(8份)、犬(35份)样本检出,对人致病的山羊无形体从3份牛样本检出,这2种人兽共患病原体感染的家畜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德钦和香格里拉地区。结论 云南省西北部地区部分县(市)无形体感染的家畜主要是牛、羊,其次是犬,无形体种类丰富,需加强当地人无形体病的防控。
2020 Vol. 36 (8): 678-684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1917KB] ( 1066 )
685 吴东兴, 娜仁格日乐, 翟景波, 白翠兰, 吴七十三, 包桂华
通辽市家畜感染无形体属病原体的调查
目的 调查内蒙古通辽地区绵羊和牛的无形体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及科左中旗散放76只绵羊和20头牛的血样本,扩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中央无形体(A. centrale)和牛无形体(A. bovis)的16S rRNA基因和羊无形体(A. capra)的gltA基因。结果 76只绵羊血样本中37份扩增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目的基因,阳性率为 48.7%;76只绵羊血样本中16份扩增到中央无形体目的基因,阳性率为21.1%。所有绵羊的血样本均未扩增到羊无形体和牛无形体的目的基因,20头牛的血样本均未扩增到4种无形体的目的基因。结论 通辽地区羊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中央无形体感染,提示该地区存在无形体病的自然疫源地和可能存在人无形体病。
2020 Vol. 36 (8): 685-688 [摘要] ( 170 ) [HTML 1KB] [PDF 1235KB] ( 991 )
学术资料
689 张智芳(译)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0年第6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2020 Vol. 36 (8): 689-690 [摘要] ( 130 ) [HTML 1KB] [PDF 300KB] ( 1038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学报》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2018-2019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2018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六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第二轮)征文通知
第一届全国支原体培训班(New!!!)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微信公众号原创素材征稿启事
编辑部春节放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2
英文投稿的处理
喜讯: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1)
最新编辑部公告
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
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学术质量提升项目
补寄作者稿酬的通知
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
2013年度学报入选F5000证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本刊2014年度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延续项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荣获“2013年期刊优秀栏目”金奖
 
 
相关机构
管理机构
数据库
医药网站
医药核心期刊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opyright © 2010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崇安路386号 电话: 0591-87552018  Email:rsghb@vip.sina.com
闽ICP备10206521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