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期刊订阅  |   检索库收录情况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mail Alert  |   English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格式要求
稿件处理过程和时间
稿件修改须知
稿件审稿进程解释
稿件查询须知
稿件录用须知
费用情况
论文模板
论文授权书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1年 37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1-12-20

论著
调查预防
调查研究
学习·发现·交流
实验研究
综述
疾病防治
学术资料
   
调查预防
0
 目录
 
2021 Vol. 37 (12): 0-0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946KB] ( 754 )
论著
1057 高海军, 庞华胜, 张妍, 霍乐乐, 姜斌, 莫筱瑾, 雒艳萍, 张颋, 景涛, 徐斌, 马兴铭, 胡薇
白黎芦醇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和微囊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Protoscoleces, PSCs)和微囊的作用效果,为多房棘球蚴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PSCs体外经不同浓度(5、10、20、40、80、100、200和400 μmol/L)的RES作用7 d,采用台盼蓝染色观察其活力与形态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微囊体外经RES(40 μmol/L)作用14 d后于光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中ALP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RES体外持续作用7 d,PSCs死亡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增高,并伴随大量小钩脱落。当40 μmol/L RES作用至第6 d,PSCs死亡率达到100%,且虫体小钩、吸盘和外皮等超微结构被破坏;在同条件下,阿苯达唑亚砜(Albendazole sulfoxide, ABZ-SO)处理组中PSCs死亡率为13.25%±1.41%,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组PSCs死亡率仅为6%±0.71%。不同浓度的RES作用至第6 d,PSCs培养上清中ALP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升高(F=36.94, P< 0.001),其中,RES浓度为20和40 μmol/L时,上清中ALP活性分别为(2.72±0.24) U/L和(2.95±0.10)U/L,分别与DMSO组(1.97±0.18)U/L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94, P=0.0259和t=7.066, P=0.000 4)。另外,RES作用至14 d,微囊透光性降低,生发层皱缩且与角质层分离,同时上清中ALP活性(2.74±0.15)U/L高于较DMSO组(2.08±0.09)U/L(t=3.83, P=0.019),但ABZ-SO组(2.29±0.14)U/L与DMS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1, P=0.273)。结论 白藜芦醇体外可抑制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和微囊的活性,有望成为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潜在候选药物。
2021 Vol. 37 (12): 1057-1063 [摘要] ( 112 ) [HTML 1KB] [PDF 5284KB] ( 716 )
实验研究
1064 卢雪, 汪琳, 徐媛媛, 刘江欣, 代青浪, 侯晓晖
重庆綦江赶水地区库蠓及其胃血血源分子鉴定
目的 利用物种线粒体CO Ⅰ基因对吸血库蠓胃血来源进行检测,研究库蠓的吸血习性。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于重庆綦江赶水地区不同生境采集吸血库蠓,并调查该地区吸血库蠓种类组成;同时根据周边环境中库蠓可能的吸血对象的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吸血库蠓胃内血粉进行线粒体CO Ⅰ基因扩增,通过将扩增产物与不同物种所对应的目的条带大小进行匹配,检测吸血库蠓胃内血粉种属来源。结果 鸡舍、羊舍和鸡鸭混合圈舍主要以荒川库蠓为主,分别占93.36%、75.26%和94.29%,猪舍以洋岛库蠓为主,占69.44%。通过随机抽样,对6种主要吸血库蠓的190份饱血库蠓胃血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上述种类都存在兼性吸血的现象,可同时吸食4~6种动物的血液,其中琉球库蠓和荒川库蠓兼具吸食人血,两者吸食人血比例分别为56.52%和1.39%。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物种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可应用于吸血库蠓胃血来源的检测,同时发现6种吸血库蠓都为兼性吸血,具有吸血习性多样、对象广泛的特点。
2021 Vol. 37 (12): 1064-1070 [摘要] ( 106 ) [HTML 1KB] [PDF 1593KB] ( 687 )
1071 杨佳宁, 李娜, 董鸿铭, 徐媛, 李淑英
EB病毒编码的BARF1对GES-1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BARF1基因对人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pIRES-EGFP/BARF1重组质粒、pIRES-EGFP空载体转染GES-1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IRES-EGFP/BARF1及pIRES-EGFP的GES-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组细胞生长状况;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BARF1基因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及CCK8法评估转染与未转染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评价不同组别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应用划痕实验分别对稳定转染BARF1组和空载体组GES-1细胞的迁移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 获得稳定表达pIRES-EGFP/BARF1、pIRES-EGFP的GES-1细胞模型;稳定转染BARF1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并且稳定转染BARF1组S期显著延长;稳定转染BARF1组GES-1细胞的迁移能力比转染pIRES-EGFP空载体组得到明显提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集中表达在稳定转染BARF1组的GES-1细胞核内。结论 作为EBV编码的癌基因BARF1能够促进人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迁移及分裂,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胃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2021 Vol. 37 (12): 1071-1077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2799KB] ( 678 )
1078 朱颖, 翁育伟
3D聚合酶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3D聚合酶(3D polymerase,3Dpol)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复制的影响。方法 扩增EV-A71病毒基因组并克隆至TOPO-XL2-PCR载体;应用体外点突变方法在病毒3Dpol区引入N16S和I256V突变;采用T7聚合酶转录病毒基因组RNA并转染RD细胞,获得N16S和I256V病毒突变株。观察亲本病毒与突变病毒株的增殖特征以及病毒RNA含量。结果 RNA转染RD细胞后可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外增殖试验显示,正常培养条件下(36.5 ℃)3株病毒增殖趋势一致, 感染细胞72 h后病毒滴度和RNA拷贝数均达到峰值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敏感性试验显示,与正常培养条件比较,病毒在高温(39.5 ℃)的滴度和RNA拷贝数均大幅下降,并且高温对N16S和I256V突变株的增殖抑制较亲本株更为显著。结论 成功构建EV-A71感染性克隆并获得病毒突变株,3Dpol的N16S和I256V突变在高温条件下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毒复制能力。
2021 Vol. 37 (12): 1078-1083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2852KB] ( 668 )
1084 武琳, 祁冬冬, 邢丽丽, 桂峥, 于晶峰, 张雄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无形体检测与进化分析
目的 探究内蒙古地区草原革蜱无形体感染情况,鉴定蜱传无形体种属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 基于无形体16S rRNA基因、groEL基因和MSP4基因合成特异引物,对内蒙古地区采集的蜱虫标本进行PCR扩增,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将采集的905只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后将168只饱血蜱与737只未饱血蜱分为220个蜱虫混合样本,经检测有41个无形体阳性样本均来自于单只饱血蜱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4.53%(41/905),其中呼伦贝尔地区阳性率为1.03%(3/292);赤峰地区阳性率为3.13%(17/543);鄂尔多斯地区阳性率为30%(21/70),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绵羊无形体同源性高达99%以上。系统发育进化树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16S rRNA基因的序列与新疆绵羊无形体xjmns03(JN400674)同源性最高,为99.49%;groEL基因序列与苏丹青尼罗州绵羊无形体G-BN-40(MG383903)同源性最高,为98.77%;MSP4基因序列与与陕西绵羊无形体D/SX786(MN307493)同源性最高,为100.00%。结论 内蒙古地区存在蜱传绵羊无形体,鄂尔多斯地区阳性率最高,为避免蜱传疾病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应重点对鄂尔多斯地区进行科学防控。
2021 Vol. 37 (12): 1084-1090 [摘要] ( 105 ) [HTML 1KB] [PDF 2431KB] ( 694 )
1091 炊慧霞, 陈磊, 吴玲玲, 贾松树, 韩志伟
河南省某一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分析进化关系,通过VFDB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来源于淡水养殖环节和来源于病人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53株菌株均具有黏附、趋化运动、抗吞噬、毒素及酶类等功能的8类毒力相关因子基因,缺失辅助定植、毒素共调、分泌等功能的毒力相关因子基因和副霍乱肠毒素等4个毒素基因。部分毒力相关因子或部分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毒力基因不全。与3株来源于病人的菌株相比,二者毒力因子基因携带情况相近,除MSHA Ⅳ型菌毛毒力因子mshA基因、荚膜多糖wbuB基因、wbfY基因、rmlB基因、血红素受体hutA基因及型分泌系统vscC2和vcrD2基因外,部分菌株二者携带相同的毒力因子基因。5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属19个ST型,ST4和ST5是优势ST型,养殖环节来源的菌株与病人来源的菌株分属不同的ST型。19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其中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17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病人来源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2个ST型与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ST1、ST2、ST6和ST10属同一簇,与ST1有6个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差异。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MLST分型多样化,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因子,不同来源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虽然分属不同的ST型,但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021 Vol. 37 (12): 1091-1095 [摘要] ( 106 ) [HTML 1KB] [PDF 1550KB] ( 686 )
1096 文艳苹, 汪皓秋, 于新芬, 张国忠, 周银燕, 钱昕
杭州市2019年登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2019年杭州市登革病毒分子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再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杭州共检测登革热病例212例(输入性病例158例,本地病例54例),其中65例IgM抗体检测阳性,178例DENV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输入性病例中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均有检出,以DENV-1为主(占51.9%)。本地病例多由DENV-1基因I型(6/54)、IV型(26/54)和DENV-2 Cosmopolitan基因型(2/54)病毒引起,E基因序列分别与2019年广州和南昌流行株、2015年菲律宾株和2018年泰国株同源性较高。其中DENV-1基因IV型本地流行病毒的E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高达99.9%~100%,推测为多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结论 受东南亚登革热疫情影响,杭州2019年登革热病例数量增幅明显,呈型别多样化、本地病例溯源复杂的特点,需进一步加强DENV分子特征研究。
2021 Vol. 37 (12): 1096-1101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1742KB] ( 711 )
1102 高会霞, 李雅楠, 刘玉珍, 黄颖, 许怡, 张志, 郭云, 卢建华, 李力, 王瑜玲, 江平, 戴二黑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在疑似病例排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原理抗体检测试剂对新冠疑似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对新冠疑似病例提出高效的排查方案,进一步为建立高风险人群的临床筛查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6例由于IgM抗体初检阳性被转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的新冠疑似病例,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血清微量病毒中和抗体和3种市售不同原理抗体检测试剂检测,以及肺部CT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信息,综合判断新冠确诊或排除情况,并将3种血清学抗体检测试剂与临床判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3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综合判断,76例疑似病例中有3例为确诊病例,73例为排除病例。与临床确诊/排除结果比较,3种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中,化学发光总抗体对3例病例入院不同时间点共9份样本均能检出,对73例排除病例入院第1天采集样本的检测特异性为97.26%,高于化学发光法IgM/IgG和胶体金法IgM/IgG单独检测(入院第1 d样本检测特异性均为73.97%)。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冠总抗体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用于疑似病例抗体检测的初筛。针对重点人群筛查,应首先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若核酸检测阴性,则采用检测血清总抗体为主要指标的筛查路径。
2021 Vol. 37 (12): 1102-1107 [摘要] ( 102 ) [HTML 1KB] [PDF 1304KB] ( 712 )
综述
1108 杨朝国, 杨晶艳, 吴俐莎, 刘继芬, 刘武
COVID-19疫苗保护效力及挑战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为全球流行病,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对结束COVID-19流行至关重要。随机临床试验被认为是评价疫苗干预效果的“金标准”,但也存在明显局限性。随着全球大规模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需要在非受控条件下跨越不同人群对疫苗保护效力进行评估。同时SARS-CoV-2变异株不断出现,变异病毒可能逃逸现有疫苗免疫保护。因此,COVID-19疫苗面临诸多挑战, 如疫苗对特殊人群的免疫原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效力持久性,病毒变异与突破感染,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及致病性自身免疫等。本文对目前已发表文献进行综述,这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 Vol. 37 (12): 1108-1117 [摘要] ( 116 ) [HTML 1KB] [PDF 1511KB] ( 687 )
1118 张拥军, 凌华, 陈爱平
SARS-CoV-2的宿主组织分布和体液中排放研究进展
由SARS-CoV-2引起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已经持续超过1年,目前对于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本文从病原学角度,总结病毒受体在人体不同组织分布以及不同器官的临床表现,基于尸检报告得出病毒的人体组织细胞嗜性,根据连续体液样品的检测报告推测病毒排放到不同体液中持续时间及特点,以便深入理解SARS-CoV-2的致病机制,选择合理的临床诊断检材,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促进感染者管理和治疗、科学防控COVID-19全球大流行疫情。
2021 Vol. 37 (12): 1118-1122 [摘要] ( 103 ) [HTML 1KB] [PDF 1197KB] ( 775 )
1123 石磊泰, 李玉华
狂犬病mRNA疫苗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狂犬病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疾病,其公共安全威胁持续存在,人类需要新型、快速和价格更为低廉的疫苗技术对其进行防治。mRNA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疫苗, 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癌症的治疗等领域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因此狂犬病mRNA疫苗有望成为抗击狂犬病的新生力量。本文将从狂犬病mRNA疫苗的结构、递送系统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阐明狂犬病mRNA疫苗目前的研究现状。
2021 Vol. 37 (12): 1123-1128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1237KB] ( 729 )
疾病防治
1129 黄兴华, 谢曙英, 金海辉, 宁安, 胡飞
鄱阳湖地区影响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发生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鄱阳湖区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以后发生的晚血病例169例作为观察组,按性别相同、年龄和居住地相近等原则进行1∶1配对,以慢性血吸虫病病例(慢血)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确诊慢血前后可能与晚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通过查治病分户册收集2002年以来的查、治病情况,共计20项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职业改变、慢血后伴有消化系统疾病、查病间隔年限、服药依从性、累计服药次数、年间受检率、年间血阳检出率、年间粪阳检出率、年间治疗率等11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开疫源地累计年数越多、高暴露接触疫水方式的减少、累计服药次数越多是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间血阳检出率越高、高易感季节接触疫水、服药依从性越差、伴有乙肝是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今后血吸虫病控制措施中,健全有效地血吸虫病病例追踪管理体系,改进影响晚血发生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
2021 Vol. 37 (12): 1129-1134 [摘要] ( 106 ) [HTML 1KB] [PDF 1262KB] ( 703 )
1135 丁细霞, 王压娣, 陈满君, 陈钰静, 余楠, 车小燕
266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9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 66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临床上常见的8种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类博卡病毒、人类冠状病毒、人类偏肺病毒、鼻病毒)。结果 共检测患儿标本2 665份,其中阳性标本1 566份,总阳性率为58.8%。四个季节中8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并以春季最高,夏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以0~1岁婴幼儿病毒检出率最高64.5%。男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高于女童,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于门诊患儿。混合感染标本260份,占阳性标本数的16.6%,主要集中于0~3岁儿童患者标本中,并因季节而异,秋冬季节较少,而春夏季节较为普遍。咳嗽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咳痰和流涕次之,临床症状在8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存在差异。结论 本调查分析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及防控提供相关数据。
2021 Vol. 37 (12): 1135-1140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2195KB] ( 655 )
调查研究
1141 袁庆虹, 杨利圭, 田杰, 杨卫红, 周济华, 杨向东, 于彬彬, 罗德荣, 杨蛟
云南省泸西县啮齿动物携带立克次体调查
目的 调查云南省泸西县啮齿动物携带恙虫病东方体、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的状况,了解该类病原体在当地自然界中的保存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 用鼠笼和鼠夹在云南省泸西县捕鼠,将捕获的动物种类鉴定后解剖取脾脏,活鼠取血。采用巢式PCR扩增脾脏的恙虫病东方体groEL基因,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的16S rRNA基因特异片段;测定PCR扩增阳性产物的DNA序列,对获得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IFA法检测鼠血清中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结果 在泸西县共捕获啮齿动物10种225只。其中黄胸鼠36.89%(83/225)、大绒鼠35.11%(79/225)和中华姬鼠13.78%(31/225)为优势鼠种。获得鼠血清85份。鼠脾脏中检测到5株东方体groEL基因阳性标本,带毒鼠种为黄胸鼠2.41%(2/83)和大绒鼠3.80%(3/79)。同源性比较显示,这5株东方体的相似性在99.02%~100%之间,他们分别与GenBank中已知立克次体序列的相似性在98.75%~100%。系统发生树显示,5株OT与来自日本、泰国和中国安徽的菌株位于同一分支。3份16S rRNA阳性标本,其中1份埃立克体阳性,来源于大绒鼠;1份沃尔巴克氏体和1份巴尔通体阳性均来源于黄胸鼠。无形体均为阴性。埃立克体株序列比对显示与来自美国、中国和巴西的埃立克体基因同源性为98.0%~100%,并与分离自美国野外工作者皮肤的伊文氏埃立克体在同一分支。鼠血清恙虫病IgG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8.24%(7/85)。结论 该地区存在以黄胸鼠和大绒鼠为主要宿主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埃立克体、巴尔通体和沃尔巴克氏体在啮齿动物中也存在感染,需注意防控。
2021 Vol. 37 (12): 1141-1146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1396KB] ( 679 )
学习·发现·交流
1147 王瑞白, 许达, 赵秀芹, 万康林
我国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系统性回顾及Meta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混合感染的流行现状以及对结核病防控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外文文献数据库,纳入2020年以前发表的包含大陆地区结核病患者临床样本中分枝杆菌分离鉴定数据的原始文献,系统性回顾分析TB/NTM的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在疑似/确诊结核病患者中,分枝杆菌的粗分离率为35.4%(28.9%~41.9%),NTM的粗分离率为5.2%(4.7%~5.7%),NTM在分枝杆菌中的占比为12%(11.2%~12.7%);NTM/TB混合感染在疑似/确诊结核病人中的分离率为0.6%(0.2%~1.1%),在分枝杆菌中的占比为1.4%(1.1%~1.8%)。结论 国内对NTM/TB混合感染的报道非常有限,检测方法和成本阻碍了混合感染的检出。
2021 Vol. 37 (12): 1147-1151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1485KB] ( 827 )
学术资料
1153 陈堃(译)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1年第10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2021 Vol. 37 (12): 1153-1154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563KB] ( 661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学报》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2018-2019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喜讯:2017年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喜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7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和2016年度F5000
2018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六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第二轮)征文通知
第一届全国支原体培训班(New!!!)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微信公众号原创素材征稿启事
编辑部春节放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中选结果公示(RSXB1700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2
英文投稿的处理
喜讯: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谈判采购文件投标邀请(RSXB17001)
最新编辑部公告
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
2016年“中国人兽共患病研究新技术培训”暨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学术质量提升项目
补寄作者稿酬的通知
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优秀论文
2013年度学报入选F5000证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本刊2014年度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延续项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荣获“2013年期刊优秀栏目”金奖
 
 
相关机构
管理机构
数据库
医药网站
医药核心期刊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opyright © 2010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崇安路386号 电话: 0591-87552018  Email:rsghb@vip.sina.com
闽ICP备10206521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