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入我国风险较大的几种新发传染病
李小波, 黄吉城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BSL-3实验室,广州 510700

作者简介:Email: lixb_1980@aliyun.com

摘要

近年来,国际新发、烈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频率大大加快,对我国的影响也日益加大。西尼罗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尼帕病毒、布氏锥虫、裂谷热病毒等多种人兽共患病原体均曾引起过人间或动物间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随着我国对外经贸、人员往来的日趋频繁,上述传染病疫情存在传入我国并引起国内地方性流行的巨大风险,应引起我国高度关注。

关键词: 风险; 新发传染病; 流行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94(2018)02-0182-06
Sever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xisting risks to China at present
LI Xiao-bo, HUANG Ji-cheng
Guangdo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5107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more and more outbreaks of new infectious diseases emerge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ome epidemics seriously affected China. Some kinds of zoonotic pathogens such as West Nile virus, Marburg virus, Lassa virus,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Nipa virus, Trypanosoma brucei, Rift valley fever virus have caused seriously epidemic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the global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hould cause great concern in china.

Key words: risk;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alence

近年来, 国际新发、烈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频率大大加快, 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突然暴发并席卷全球; MERS病例在中东持续散发却引起韩国过百人的院内感染; 埃博拉在西非的肆掠引起全球恐慌, 到寨卡疫情愈演愈烈已呈全球扩散之势; 连貌似永远也不会传入我国的黄热病也突然叩响国门, 转眼间已出现十余例输入性病例; 引起非洲地区牲畜流产的裂谷热也出现了重症输入性人感染病例。还有一些国外流行, 目前尚未传入我国的新发、烈性传染病, 应引起我国高度重视。这些病原体均曾在境外引起过较大规模的人间或动物间疫情, 要么传播能力非常强, 可在短期内因人传人而引起人间暴发流行, 要么在国内存在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一旦在本土宿主体内立足, 就随时可能引起地方性流行。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人员往来的日趋频繁, 许多之前未曾在我国报道过的新发、烈性传染病会陆续输入我国, 应引起高度关注。

1 西尼罗热

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 WNF)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主要由蚊媒传播, 鸟类在该病毒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2]。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可分为隐性感染、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脑炎或脑膜脑炎3种类型, 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1.1 病原学

西尼罗病毒属黄病毒科, 黄病毒属, 与乙型脑炎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病毒等同属[3]。西尼罗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不分节段RNA, 全基因组大小为11 Kb左右。

1.2 流行趋势

该病毒最初是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名发热的妇女血液中分离出来, 因此命名为西尼罗病毒[1]。此后数年间, 该病主要在非洲、中东、欧洲、西亚/中亚等地流行[3, 4]。从1999年开始, 西尼罗病毒传入了美国, 并引起大规模人间及动物疫情暴发, 其中美国迄今已超过4万例感染病例, 包括死亡病例1 700例, 且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病例发生, 目前美国全境均已成为西尼罗病毒的自然疫源地[5, 6, 7]。1999年7月~9月, 在俄罗斯南部发生了范围广泛的西尼罗热流行, 近1 000人发病, 至少40人死亡。目前已报告西尼罗热疫情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法国、南非、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捷克、土耳其、俄罗斯、以色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刚果、澳大利亚等[1, 7]

2011年夏天, 我国学者成功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西尼罗热病毒, 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与1999年在美国纽约和2006年在俄罗斯分离的西尼罗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 进一步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与国际流行的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 但我国至今尚无人感染西尼罗热病例报告[8]

1.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目前, 西尼罗热已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广泛传播。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相继发生西尼罗热疫情。而且, 我国还大量分布可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类, 全球候鸟迁徙的路径有3条经过我国, 这些都为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上述信息充分证明, 西尼罗热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已相当高, 必须引起我国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发热患者检疫查验和实验室检测力度, 同时全国各地均应加强蚊密度及蚊类携带西尼罗病毒监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规定, 西尼罗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二类, 病毒培养、动物实验操作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2 马尔堡出血热

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aemorrhagic fever, MHF)是由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 MV)引起的一种以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烈性传染病, 可导致严重的丝状病毒出血热(Filovirus hemorrhagic fever, FHF), 死亡率可达80%, 马尔堡病毒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9]。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的动物和患者。

2.1 病原学

马尔堡病毒属丝状病毒科, 马尔堡病毒属, 为RNA有囊膜病毒。形状呈多态性, 多为极长的丝状, 有时呈分支或盘绕状, 盘绕成U形、6形或者环形。其病毒颗粒直径较为一致, 80~100 nm。长度差异较大, 一般为300~1 500 nm, 平均为1 000 nm, 但也有的病毒颗粒长达14 000 nm[10]。马尔堡病毒的基因组为非节段、负股、单链线性RNA, 长约19.1 kb, 带有互补末端序列。

2.2 流行趋势

1967年8月, 在德国的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市的3个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中, 几乎同时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高热、腹痛、腹泻、呕吐、大出血和休克等。在本次疾病的暴发中, 共有31人发病, 其中25例为原发感染病例, 6例为继发感染病例, 共死亡7例, 这是全球最早报告的马尔堡出血热疫情[10]

马尔堡出血热的流行主要局限于中非热带雨林地区和东南非洲大陆, 如扎伊尔、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乌干达、加蓬等国, 其它国家的病例基本都是输入性病例或实验室感染病例。此外, 该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病。该病自从1967年于德国首次发生以来, 至今又出现过两次大暴发, 均发生在非洲本地。第一次是1998-2000年, 在刚果有154例发病, 128例死亡, 病死率为83%, 患者大多数为当地的金矿工人。第二次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 在安哥拉共有374例发病, 导致329例死亡, 病死率高达88%[11]。除此之外, 还发生过数次其它的小规模暴发, 感染人数都在5人以内, 属于该病的零星散发, 大部分为非洲旅游感染所致。最近的一次感染发生于2012年10月, 乌干达西南部卡巴莱地区共报告9例马尔堡出血热病例, 其中5人死亡[11]

2.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从马尔堡出血热的暴发可以看出, 该病的发病急, 病程短, 死亡率非常高。因此, 该病的暴发常引起民众巨大的恐慌, 给疫区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影响。马尔堡出血热与埃博拉出血热同属于丝状病毒科, 传播方式和症状类似, 拥有很多共同点。2014年以前埃博拉病毒病也主要在非洲一些国家散发。从2014年西非三国埃博拉疫情暴发的经验看, 我们应高度关注马尔堡出血热疫情动态, 而不应该还认为该病只流行于非洲地区, 很难传播至全球其他地区[1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规定, 马尔堡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一类, 病毒培养及动物感染实验须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内进行;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3 拉沙热

拉沙热(Lassa Fever, LF)是由拉沙病毒(Lassa virus, L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强烈、症状严重的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部分患者有内脏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有时有神经系统症状, 如眼球震颤、谵妄、昏迷、惊厥等。该病传染性极强, 病死率最高可达50%。

3.1 病原学

拉沙病毒属沙粒病毒科, 沙粒病毒属,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从圆形到多形, 有囊膜, 病毒包膜表面有“ T” 型突起, 长度7~10 nm, 由病毒糖蛋白组成。病毒基因组RNA以环状核衣壳的形式存在于病毒粒子中, 长度在400~1 300 nm之间[12]。病毒粒子内部通常含有电子致密颗粒, 在电镜下呈沙粒状红色, 其电子致密颗粒是宿主的核糖体组分。

3.2 流行趋势

拉沙热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 主要流行于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贝宁等非洲国家, 该病潜伏期为2~21 d[13]。人类常因接触受感染的Mastomys鼠的排泄物而感染拉沙病毒。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粪便或其它身体分泌物也可造成感染, 在社区和卫生保健环境中均可能发生人际传播, 但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证据支持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传播, 已有报道通过性传播拉沙病毒[19]。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 西非共报告超过300例拉沙热病例, 死亡164例。该病在妊娠后期尤其严重, 在妊娠末3个月期间超过80% 的病例发生孕产妇死亡和(或)胎儿死亡[13]

3.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拉沙热疫情传播能力非常强, 且流行区域与埃博拉类似。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早期, 许多病例被误诊为了拉沙热, 足以说明两者症状非常相似。近年来, 我国与非洲各国经贸、人员往来日趋频繁, 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也相当大。一旦有输入性病例, 很容易造成国内民众的恐慌情绪, 因此应引起我国高度关注[15, 16, 17]。我国规定拉沙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一类, 病毒培养及动物感染实验须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内进行;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4 委内瑞拉马脑炎

委内瑞拉马脑炎(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EE)是由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VEE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兽共患病[18], 患者初期表现类似感冒, 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 大多数患者1~2周后可恢复; 然而, 少数人会继发脑炎, 从而引起死亡。

4.1 病原学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属于披盖病毒科, 甲病毒属, 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颗粒一般呈球形, 直径为60~70nm, 核衣壳直径30~35nm, 为二十面体结构。病毒基因组长约11.4 kb[19]

4.2 流行趋势

1935年在中美洲地区, 出现大量马匹不明原因死亡, 同时人们发现接触这些马匹的人也可能患病甚至死亡, 人类由此发现委内瑞拉马脑炎。患者初期表现类似感冒, 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 大多数患者1~2周后可恢复。然而, 少数人会继发脑炎, 从而引起死亡。1938年, 科学家从病驴脑组织中成功分离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18]。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委内瑞拉马脑炎在拉丁美洲反复流行, 其中1962~1963年、1967年和1995年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的3次流行中, 共造成30万人感染, 4%的患者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死亡2 000余人, 之后又发生多次规模较小的人和动物感染。人和马感染主要在南美洲、中美洲诸国以及美国南部几个州暴发流行[18, 19, 20]。疫情通常是在马、驴、骡等动物中流行, 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人感染的病例只是零星地出现, 呈散发状态, 但是较严重的暴发流行也会引起逾千人感染[21, 22]

4.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目前我国还未曾出现过委内瑞拉马脑炎病例报道。由于该病为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自然界中, 马、蝙蝠、鸟类、啮齿类动物等可常年携带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并进行传播, 其中马扮演着主要传染源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与南美诸国贸易的日趋紧密, 感染委内瑞拉马脑炎的人员或动物, 船舶、集装箱等交通运输工具中携带的媒介蚊虫, 均有可能将该病毒带入我国, 给国人健康带来威胁[23]。委内瑞拉马脑炎也会给旅行者健康带来一定威胁, 在该病流行地区的传播季节期间, 被蚊虫叮咬, 且未进行免疫的旅行者有很大的感染风险。此外, 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及缺乏有效的疫苗, 该病毒很容易作为生化武器, 用于战争和恐怖主义。因此, 人们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列入全球生物防恐、防护对象[22]。我国规定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一类, 病毒培养及动物感染实验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5 尼帕病

尼帕病(Nipa)是由尼帕病毒(Nipa virus, NI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23, 24]。感染该病毒会给感染者造成严重疾病, 特征为脑部炎症(脑炎)或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还可在猪等动物身上引起严重疾病, 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1 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是属于副粘病毒科, 亨德拉尼帕病毒属的一种新发现的RNA病毒。主要引起人及动物感染, 具有高致病性。果蝠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24, 29]

5.2 流行趋势

尼帕病首次暴发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 由于人类首次于尼帕双溪(Sungai Nipah)地区分离到该病毒, 因此将其命名为“ 尼帕病毒” 。1998 年9 月至1999 年5 月, 尼帕病在马来西亚霹雳州(Perak)怡保市(Ipoh)数个村庄的养猪场暴发, 随后蔓延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人群和猪群。早期人们误以为是乙脑疫情, 后经过研究发现是由一种新的病毒引起[24]。从2001年起, 在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几乎每年都有有尼帕病暴发的报道。其中, 在孟加拉国每年有近200例人感染的报道, 病死率高达70%。尼帕病毒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 也可直接人传人; 据报道在孟加拉国, 2001-2008年期间报告的尼帕病病例, 有一半是由人传人导致[25]。至今, 在亚洲南部各国共发生过13次尼帕病疫情。在印度, 病毒还在一所卫生保健机构内部传播, 75%的病例发生在医院职员或就诊者中间[26, 27]。全球目前还没有能有效抗击尼帕病毒的药物, 也没有成熟的疫苗可供使用, 对于患者只能对症治疗, 而且患者痊愈后也会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27, 28, 29]

5.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目前我国对于尼帕病毒开展的研究还较少, 但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分布有该病毒的天然宿主— 果蝠, 具备该病毒传播的条件。而且南亚各疫情发生国与我国经贸、人员往来频繁, 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较高。建议我国积极开展尼帕病防控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监测。我国规定尼帕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一类, 病毒培养及动物感染实验须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内进行;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6 非洲锥虫病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 HAT)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30], 是由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包括罗得西亚锥虫病和冈比亚锥虫病两种, 分别由罗得西亚锥虫和冈比亚锥虫这2个亚种感染引起[30, 31]。患者发病后因神经系统受到锥虫侵染, 而导致昏睡、甚至昏迷或死亡, 因此又名“ 昏睡病” 。

6.1 病原学

布氏锥虫鞭毛体(Trypomastigote)具多形性的特点, 可分为细长型:长20~40 nm, 宽1.5~3.5 nm, 游离鞭毛可长达6 nm, 动基体位于虫体后部近末端[32]。粗短型:长15~25 nm, 宽3.5 nm, 游离鞭毛短于1 nm, 或者鞭毛不游离, 动基体位于虫体近后端。动基体为腊肠型, 含DNA, 一端常生出细而长的线粒体[32]

6.2 流行趋势

非洲锥虫病长期威胁着南撒哈拉非洲36个国家的成百万人,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 非洲发生了大量的疫情。1986年, 估计约有7 000万人生活在可发生疾病传播的地区。1998年, 报告了近4万起病例, 除此之外估计有30万起病例未得到诊断及治疗[33, 34, 35]。在流行时期, 在刚果、安哥拉和苏丹南部地区患病率达50%。非洲锥虫病是上述地区中第一大死亡原因, 超过艾滋病。在WHO及相关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下, 2000年后新病例数上升的趋势被有效遏制, 2009年, 报告病例数在50年中首次减少到1万例以下(9 878例), 2010年为7 139例, 目前实际病例的估计数为3万例[35, 36]。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报道我国发现了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

6.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非洲人类锥虫病可能对前往流行地区或从流行地区返回的旅行者构成威胁, 来自流行地区的移民也对非流行地区的卫生服务构成挑战。我国是非洲锥虫病非流行国家, 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认识和知识普遍不足。因此, 在我国应加强对该病诊断、管理和治疗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活体锥虫实验操作时, 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

7 裂谷热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RVF)是由人兽共患病原体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VF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人和反刍动物的急性、烈性传染病[37, 38, 39, 40]

7.1 病原学

裂谷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白蛉热病毒属, 有囊膜, 呈球形, 病毒粒子大小为90 ~110 nm, 基因组由3 个节段的负链RNA 组成, 该病毒可由多种蚊媒传播[38, 39]

7.2 流行趋势

裂谷热疫情起源于非洲, 1912年肯尼亚就有该疫情报告, 历史上最出名的动物间大流行发生在1950年的肯尼亚, 疫情持续约一年, 约有10万只绵羊死亡[36, 37]

2000年9月, 沙特阿拉伯和也门暴发流行, 是该病疫情首次在非洲以外发生。2006年11月, 肯尼亚再度暴发裂谷热疫情, 两个月内导致75人死亡, 另有183人受到感染。2007年1月, 疫情传至索马里, 在当地造成14人死亡。2012年9月, 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暴发裂谷热疫情, 一个月内共报告34例病例, 其中17人死亡。2016年8月底, 尼日尔暴发裂谷热疫情, 目前已有60人感染, 其中23人死亡。大批牲畜, 特别是牛、羊和骆驼也在感染裂谷热病毒后死亡[38, 39, 40, 41]

7.3 传入风险及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近年来, 裂谷热疫情从非洲大陆逐渐向外扩散, 已在亚洲南部地区造成动物间流行, 引起大量的羊流产和死亡, 给当地经济造成重大影响[42, 43, 44]。2016年7月, 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裂谷热患者, 提示该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已非常大。一旦该疫情传入我国, 将会对我国畜牧业造成重创, 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也是重要挑战, 应引起我国高度关注。我国规定裂谷热病毒的危害程度分类属第二类, 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

8 展 望

进入21世纪以来, 传染病疫情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了。目前来看,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绝大多数为人兽共患病, 该类疾病病原体平时在媒介生物中传播并不断演化, 一旦传播给人, 就可能引起人类社会的灾难。当今, 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以及《“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相关要求, 都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期许。如今, 经贸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 在“ 一带一路” 新的方针引领下, 我国与上述疾病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员、经贸往来将会越来越密切, 疾病防控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只有进行传染病防控方式的转变, 从被动防控逐渐转变为主动防控, 积极研究国际新发、烈性传染病疫情, 将防控链条逐步延伸至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9]。唯有科学布局, 规范发展才能取得更好地成效, 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上述新发、烈性传染病的口岸查验、病例检测、临床救治等过程均存在较高的生物安全风险, 应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严格生物安全操作, 防止实验室或院内感染事故的发生。埃博拉疫情的经验告诉我们, 防控新发、烈性传染病, 警钟长鸣。

编辑:梁小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Zeller HG, Schuffenecker I. West Nile virus: an overview of its spread in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in contrast to its spread in the Americas[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4, 23(3): 147-156. DOI: 10.1007/s10096-003-1085-1 [本文引用:3]
[2] Melnick JL, Paul JR, Riordan JT, et al. Isolation from human sera in Egypt of a virus apparently identical to West Nile virus[J].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51, 77(4): 661-665. [本文引用:1]
[3] Hurlbut HS, Rizk F, Taylor RM, et al. A study of the ecology of West Nile virus in Egypt[J]. Am J Trop Med Hyg, 1956, 5(4): 579-620. [本文引用:2]
[4] Anderson JF, Main AJ. Importance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West Nile virus by Culex pipiens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J]. J Infect Dis, 2006, 194(11): 1577-1579. DOI: 10.1086/508754 [本文引用:1]
[5] Calistri P, Giovannini A, Hubalek Z, et al. Epidemiology of West Nile in Europe and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J]. Open Virol J, 2010, 4(2): 29-37. DOI: 10.2174/187435790-1004020029 [本文引用:1]
[6] Hubalek Z, Lukacova L, Halouzka J, et al. Import of West Nile virus infec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J]. Eu J Epidemiol, 2006, 21(4): 323-324. DOI: 10.1007/s10654-006-0019-5 [本文引用:1]
[7] Yu L, Takeda K, Gao Y.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specific vesicles assembled by West Nile virus non-structural proteins[J]. Virology, 2017, 506: 130-140. DOI: 10.1016/j.virol.2017.03.016 [本文引用:2]
[8] Liang GD. Isolation and circulations of West Nile virus and Tahyna virus in mainland China[J]. J Microbes Infect, 2016, 11(2): 66-71. (in Chinese)
梁国栋. 我国西尼罗病毒和Tahyna病毒的发现与流行[J]. 微生物与感染, 2016, 11(2): 66-71. [本文引用:1]
[9] Kristina B, Adam JH, Elke M, et al. Forty-five years of Marburg virus research[J]. Viruses, 2012, 4(2): 1878-1927. DOI: 10.3390/v4101878 [本文引用:2]
[10] Slenczka W, Klenk HD. Forty years of marburg virus[J]. J Infect Dis, 2007, 196(S2): 131-135. DOI: 10.1086/520551 [本文引用:2]
[11] Rougeron V, Feldmannc H, Grard G, et al. Ebola and Marburg haemorrhagic fever[J]. J Clinical Virol, 2015, 64: 111-119. DOI: 10.1016/j.jcv.2015.01.014 [本文引用:2]
[12] Towner JS, Pourrut X, Albarino CG, et al. Marburg virus infection detected in a common African bat[J]. PLoS ONE, 2007, 2(1): 764.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0764 [本文引用:2]
[13] Elisabeth FC, David JR. Risk maps of Lassa fever in West Africa[J]. PLoS Negl Trop Dis, 2009, 3(3): 388. DOI: 10.1371/journal.pntd.0000388 [本文引用:2]
[14] Helmick C, Scribner C, Webb P, et al. No evidence for increased risk of Lassa fever infection in hospital staff[J]. Lancet, 1986, 2(8517): 1202-1205. [本文引用:1]
[15] Solen K, Lamine K, Magassouba N,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Lassa seropositivity in inhabitants of the forest region of Guine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PLoS, 2009, 3(11): 548. DOI: 10.1371/journal.pntd.0000548 [本文引用:1]
[16] Lunkenheiner K, Hufert FT, Schmitz H. Detection of Lassa virus RNA in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lassa fever by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 J Clin Microbiol, 1990, 28(12): 2689-2692. [本文引用:1]
[17] Yun NE, Walker DH. Pathogenesis of Lassa fever[J]. Viruses, 2012, 4(12): 2031-2048. [本文引用:1]
[18] Scherer WF, Dickerman RW, Ordonez JV, et al. Ecologic studies of Venezuelan encephalitis virus and isolations of Nepuyo and Patois viruses during 1968-1973 at a marsh habitat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1969 outbreak in Guatemala[J]. Am J Trop Med Hyg, 1976, 25(1): 151-162. [本文引用:3]
[19] Walton TE, Grayson MA.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J]. The Arboviruses: Epidemiol Ecol, 1988, (4): 203-231. [本文引用:3]
[20] Weaver SC, Barrett AD. Transmission cycles, host range, evolution and emergence of arboviral disease[J]. Nat Rev Microbiol, 2004, 2(10): 789-801. [本文引用:1]
[21] Reed DS, Lackemeyer MG, Garza NL, et al. Severe encephalitis in cynomolgus macaques exposed to aerosolized 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J]. J Infect Dis, 2007, 196(3): 441-450. DOI: 10.1086/519391 [本文引用:1]
[22] Reed DS, Lind CM, Sullivan LJ, et al. Aerosol infection of cynomolgus macaques with enzootic strains of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es[J]. J Infect Dis, 2004, 189(6): 1013-1017. DOI: 10.1086/382281 [本文引用:2]
[23] Qian S, He B, Tu Z,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one-step real-time RT-PCR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J]. Chin J Virol, 2015, 31(2): 107-113. [本文引用:2]
[24] Chadha MS, Comer JA, Lowe L, et al. Nipah virus-associated encephalitis outbreak, Siliguri, India[J]. Emerg Infect Dis, 2006, 12(2): 235-240. DOI: 10.3201/eid1202.051247 [本文引用:3]
[25] Anonymous. Nipah virus[J]. Wkly Epidemiol Rec, 2002, 77(36): 297-299. [本文引用:1]
[26] Chakraborty A, Sazzad HM, Hossain MJ, et al. Evolving epidemiology of Nipah virus infection in Bangladesh: evidence from outbreaks during 2010-2011[J]. Epidemiol Infect, 2016, 144(2): 371-380. DOI: 10.1017/S0950268815001314 [本文引用:1]
[27] Islam MS, Sazzad HM, Satter SM, et al. Nipah virus transmission from bats to humans associated with drinking traditional liquor made from date palm sap, Bangladesh, 2011-2014[J]. Emerg Infect Dis, 2016, 22(4): 664-670. DOI: 10.3201/eid2204.151747 [本文引用:2]
[28] Tan CT, Tan KS. Nosocomial transmissibility of Nipah virus[J]. J Infect Dis, 2001, 184(10): 1367. [本文引用:1]
[29] Kulkarni DD, Tosh C, Venkatesh G, et al. Nipah virus infection: current scenario[J]. Indian J Virol, 2013, 24(3): 398-408. DOI: 10.1007/s13337-013-0171-y [本文引用:2]
[30] Pere PS, Jos 'e RF, Giuliano C, et al.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in non-endemic countries(2000-2010)[J]. J Travel Med, 2012, 19(1): 44-53. DOI: 10.1111/j.1708-8305.2011 [本文引用:2]
[31] Lai DH, Wang QP, Li Z, et al. Evolution of anti-human serum associated genes in African Trypanosoma[J]. Chin Sci Bull, 2009, 54(4): 527-530. (in Chinese)
赖德华, 王巧平, 李志, . 非洲锥虫抗人血清相关基因的进化[J]. 科学通报, 2009, 54(4): 527-530. [本文引用:1]
[32] Jose RF, Pere PS, Abdoulaye D, et al. Epidemiology of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J]. Clin Epidemiol, 2014, 2014(6): 257-275. DOI: 10.2147/CLEP.S39728 [本文引用:2]
[33] Barrett MP, Boykin DW, Brun R, et al.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pharmacological re-engagement with a neglected disease[J]. Br J Pharmacol, 2007, 152(8): 1155-1171. DOI: 10.1038/sj.bjp.0707354 [本文引用:1]
[34] Patrick M, Epco H, Veerle L, et al.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diagnosis in first-line health services of endemic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J]. PLoS Negl Trop Dis, 2012, 6(11): 1919. DOI: 10.1371/journal.pntd.0001919 [本文引用:1]
[35] Pere PS, Giuliano C, José RF, et al. Risk for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central Africa, 2000-2009[J]. Emerg Infect Dis, 2011, 17(12): 2322-2324. DOI: 10.3201/eid1712.110921 [本文引用:2]
[36] Peter GE.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of the CNS: 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J]. J Clin Invest, 2004, 113(4): 496-504. DOI: 10.1172/JCI21052 [本文引用:2]
[37] Wengert O, Kopp M, Siebert E, et al.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with 7-year incubation period: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neuroimaging findings[J]. Parasitol Int, 2014, 63(3): 557-560. DOI: 10.1016/j.parint.2014.02.003 [本文引用:2]
[38] Findlay GM, Daubney R. The virus of Rift Valley fever or enzootic hepatitis[J]. Lancet, 1931, 218(5651): 1350-1351. [本文引用:3]
[39] Daubney R, Hudson JR, Garnham PC. Enzootic hepatitis or Rift Valley fever. An undescribed virus disease of sheep cattle and man from east Africa[J]. J Pathol, 1931, 34(4): 545-579. [本文引用:3]
[40] Pienaar NJ, Thompson PN. Temporal and spatial history of Rift Valley fever in South Africa: 1950 to 2011[J]. Onderstepoort J Vet Res, 2013, 80(1): 384. DOI: 10.4102/ojvr.v80i1.384 [本文引用:2]
[41] Easterday BC. Rift Valley fever[J]. Adv Vet Sci, 1965, 10(10): 65-127. [本文引用:1]
[42] Arishi HM, Aqeel AY, Al HM.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fatal Rift Valley fever in a newborn[J]. Ann Trop Paediatr, 2006, 26(6): 251-253. DOI: 10.1179/146532806X120363 [本文引用:1]
[43] Pepin M. Rift Valley fever virus (Bunyaviridae: Phlebovirus): an update on pathogenesis, molecular epidemiology, vectors, diagnostics and prevention[J]. Vet Res, 2010, 41(6): 61. [本文引用:1]
[44] Chevalier V. Rift Valley fever-a threat for Europe[J]. Euro Surveillance, 2010, 15(10): 18-28. [本文引用:1]